烏梅大家都不陌生,除了做成冷熱皆宜、酸甜可口的酸梅湯,很多人更是喜歡把它直接當零食吃。別看烏梅黑不溜秋的,其實它不僅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材,還是很多知名歷史典故中的主角。
01
烏梅歷史典故
烏梅又名梅實、熏梅、桔梅肉、梅子、春梅,是薔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實,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
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食用歷史,1979年河南裴李崗遺址便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7000年的梅核,1962年上海青浦縣崧澤遺址中也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5200-5900年的野生梅果核碎片,成書于漢代的經(jīng)典中藥學著作《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則最早有了梅的果實可以入藥的記載。
很多人看到梅就會想起“望梅止渴”的歷史典故,說的是三國時曹操行軍途中,因路途勞頓找不到有水源的道路,口渴得厲害時,曹操告訴士腎陰虛能吃華佗鎖精丸嗎兵們?nèi)A佗鎖精丸有副作用嗎前面有片梅林果實又酸又甜,從而使大家產(chǎn)生了流口水的生理反應(yīng),堅持到有水源的地方。
曹操與“梅”的故事不止如此,《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經(jīng)典情節(jié)“青梅煮酒論英雄”,指官渡之戰(zhàn)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試探劉備是否有稱霸天下的野心,最終被劉備巧言瞞過的故事,酒宴中便是將青梅放在酒樽中煮酒來暢飲。
02
從烏梅到酸梅湯
這兩個典故、故事雖說和烏梅沒有直接關(guān)系,但也足以看出梅的果實酸甜可口、令人口舌生津的特性,也正因為此才產(chǎn)生了以烏梅為主料,流傳千百年深受喜愛的傳統(tǒng)消暑飲料——酸梅湯。
酸梅湯制作原料主要有烏梅、山楂、陳皮、桂花、甘草、冰糖,將這些材料煎湯便可以代茶飲用。相傳酸梅湯是秦始皇御醫(yī)徐福發(fā)明的,當時秦始皇因終日操勞再加上飲酒過度,而感到食欲全無肚子還疼痛難忍。御醫(yī)們想盡辦法可秦始皇的病情還是毫無起色,情急之下徐福想到之前有用烏梅治愈食欲不振的病例,于是便投入研究。最后幾經(jīng)改良制成酸梅湯,秦始皇服用后果然好了起來便大賞了徐福,還將這個喝起來酸甜可口的湯命名為“徐公飲”。
發(fā)展至清代,經(jīng)御膳房改進后酸梅湯已經(jīng)成為了宮廷御用飲品,特別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因其有除熱送涼、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等功效,被譽為“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
后來傳入民間,于是大街小巷便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直到今天酸梅湯依舊是非常受歡迎的飲品。
03
烏梅實用知識
都知道用烏梅可以煮好喝的酸梅湯,那么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我們該如何購買挑選烏梅呢,這些知識要知道。
烏梅和青梅的區(qū)別
烏梅是梅樹的近成熟果實,經(jīng)過低溫烘干后燜至皺皮,色變黑時即成的一種藥食同源中藥材;我們通常所說的青梅也是梅樹的果實,只不過它不需要經(jīng)過加工炮制便可以食用,這里說的烏梅和青梅其藥店都沒有華佗鎖精丸賣實只是梅樹果實的不同狀態(tài)。
另外有一種龍腦香科青梅屬常綠喬木也叫青梅,不過龍腦香科的青梅在過去多是作為優(yōu)質(zhì)木材,果實很少作為果品食用。
哪里買烏梅最正宗
果脯果干類的烏梅一般在超市干果區(qū)就可以買到,這類烏梅可以直接入口食用;如果是用來做酸梅湯最好去藥材店買藥食同源的烏梅,這種烏梅需要泡水煎煮后才能發(fā)揮最佳的風味效用。
烏梅的鑒別選擇
首先從外觀形狀上看,正品烏梅為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扁球形,而偽品為扁圓形或類圓形略扁。正品烏梅表面極皺縮,而偽品表面則較平,皺縮不明顯。其次從顏色看,正品為棕黑至烏黑色,而偽品為灰棕色或黑棕色。第三從果核上看,正品果核表面有眾多凹點,而偽品果核邊緣較厚而有溝,表面無凹點。第四從氣味上分辨,正品味極酸有一股煙熏氣,而偽品只有點酸味,其酸度遠不如烏梅。
看似普通常見的烏梅,原來也有這么多有趣知識,氣溫逐漸升高趕緊把酸梅湯安排起來吧。
上一篇: 華佗鎖精丸多少錢一盒:黑豆被稱為“百豆之王”,平時多吃黑豆對身體健康有很好的益處
下一篇: 華佗鎖精丸功效與作用:我得痔瘡很久了,從初中開始?高中?我記不清確切的內(nèi)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