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喜劇演員金凱瑞在電影《楚門的世界》里演過一個畢生都活在真人秀里的人物“楚門”,他的夢想是有朝一日前往斐濟。
不過,要是他真的到了那里,大概也會產(chǎn)生一點心理落差:這個南太平洋島國與萬里之遙的印度頗有些相似。原因很簡單,在斐濟總?cè)丝诶,印度(包括巴基斯坦)裔占去了半壁江山,當(shù)氐纳虡I(yè)幾乎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中。
太平洋上的“小印度”
有人要問了,印度人在歷史上并沒有航海的傳統(tǒng),是如何從印度洋跑到太平洋去的?說到底,這還是英國殖民者的責任(1874年斐濟淪為英國殖民地)。斐濟地處南緯15-22°之間,屬于典型的熱帶氣候,十分適合種植園經(jīng)濟發(fā)展。話說回來,種植園經(jīng)濟的畸形發(fā)展不是什么好事,這一點看看英國人在西印度群島的所作所為就很清楚了。
在從斐濟原住民手里巧取豪奪了大片肥沃土地后,種植園主們需要的還有勞動力。但土著人數(shù)有限,再加上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比較隨意,不太愿意從事受時間約束的工作,因此僅僅依靠他們遠不能滿足種植園對勞動力的需要。要是早個幾百年,也不是什么問題,搜索關(guān)鍵詞“黑奴”一目了然。時代畢竟在進步,19世紀的英國已經(jīng)名義上廢除了奴隸制,因此只能想別的主意。
英國人將目光投向了英屬印度。1879年1月,31名印度“契約勞工”來到斐濟, 開始在種植園從事高強度、長時間的體力勞動,開啟了印度人移民斐濟的大門。由于他們吃苦耐勞,也十分適應(yīng)當?shù)氐臒釒夂,且有長期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經(jīng)驗,因此特別受種植園主的歡迎。一批又一批印度人通過契約勞工的方式陸續(xù)從南亞次大陸到達這個太平洋島國。
所謂“契約勞工”,比奴隸的正宗華佗鎖精丸待遇要好一些。一個入境移民在完成了合同上規(guī)定的五年服務(wù)并在法庭強加于他的任何額外延長期限屆滿之后,便可以領(lǐng)到工業(yè)戶口證,成為一個“自由人”。如果他愿意,這時可以自出旅費返回印度。但他作為一個自由人也可以再次簽訂為期五年的合同,或者在同樣長的時間內(nèi)作為一個自由勞動者受雇于任何雇主,從事一門手藝或行業(yè),或在一小塊土地上定居。
問題在于,種植園主給出的報酬過于低廉,成為“自由人”的契約勞工根本承擔不起回印度的旅費,于是,多數(shù)勞工及其親眷后裔就此定居在斐濟。如此一來,印度人移民斐濟,雖然最初是被迫而為,甚至被騙而為,但到1956年,印度族斐濟人已經(jīng)占據(jù)了總?cè)丝诘?9% ,而斐濟本土人口卻只占據(jù)總?cè)丝诘?3% 。斐濟就此成為南太平洋地區(qū)唯一一個外來人口超過當?shù)厝说牡貐^(qū)。
1970年5月,斐濟獲得獨立,國會議席是這樣分配的:25個全國議席中,斐濟族人和印度族人各占10席,其他人占5席。
印度族的人多勢眾,也反映在斐濟的政局演變上。1987年,印度人在大選中再次獲勝,蒂莫西·巴萬德拉(Timoci Bavadra)成為斐濟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總理。1999年,馬亨德拉·喬杜里(Mahendra Chaudhry)又在大選中獲勝,當選斐濟總理。
盡管這兩位總理都因斐濟人主導(dǎo)的軍隊發(fā)動政變而下臺,后者也不能不承認印度人在斐濟政治版圖中的一席之地。這方面的一個有趣例子就是,世界上只有兩個以北印度主要語言(印地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其中一個當然是印度,而另一個就是斐濟(雖然斐濟印度斯坦語與印地語存在細微的差別)。
契約勞工遍天下
上面提到的“納塔爾”是英屬南非的一個省。當?shù)匮睾R粠夂驖駶櫍m宜種植甘蔗等農(nóng)作物。結(jié)果英國人如法炮制,開始從印度引進契約勞工。從納塔爾的印度契約勞工制開始到結(jié)束(1860-1910),大約有約15萬印度人在南非定居。
南非歷史上以臭名昭著的種族隔離政策聞名,印度人自然也蒙受其害。1893年,“圣雄”甘地吃華佗鎖精丸能做爰嗎作為律師來到南非,就遇到了他以前在印度或英國從未遇到過的問題。他穿著時髦的正裝外套、熨燙的褲子、锃亮的鞋子,戴著頭巾,還有客戶提供的頭等艙的住宿。結(jié)果,白人反對他進入頭等艙,鐵路官員也堅持讓他坐三等艙。由于甘地的反抗和拒絕,他們干脆把他和他的行李都扔下火車。
盡管如此,經(jīng)過抗爭,南非的印度人還是逐漸贏得了比黑人更高的地位。1977年,印度人與其他有色人種獲得了在政府任職的資格(此前為南非白人壟斷),1982年,有色人種又在白人種族主義政權(quán)的框架內(nèi)獲得了一個單獨議院。到1994年,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后,在曼德拉內(nèi)閣中,十六位成員中有五位印度裔部長,盡管當時印度裔只占南非總?cè)丝诘?%。
1835年,英國廢除奴隸制,英屬印度人進入毛里求斯充當勞動力。
實際上,南部非洲最早的食糖生產(chǎn)起源于毛里求斯的種植園,納塔爾引進印度契約勞工也是跟毛里求斯統(tǒng)治當局學(xué)的。與其他一些地方不同的是,在新航路開辟之前,毛里求斯只是一座孤懸于大洋之中荒無人煙的小島,這里的居民都是“后來者”。
在1834至1907年間,超過45萬的印度契約工人進入毛華佗鎖精丸價格里求斯,主要在甘蔗種植園和制糖工業(yè)就業(yè)。考慮到海上旅途的艱難,真正離開印度的人肯定要多得多。比如有一次,從印度本地治里開來了幾條船,在毛里求斯港口停泊檢疫。“在一條二百二十四個人的船里死了一百三十個人;沒有一條船隨帶醫(yī)生……”
盡管如此,1871年,印度裔人口在毛里求斯總?cè)丝诶锼急壤是達到了67%。毛里求斯就此成為一個以印度裔移民為主體的多元族群國家。但與斐濟的情況不太一樣,由于毛里求斯原本是法國殖民地,基于法語的克里奧爾語(混合語)成為當?shù)氐耐ㄓ谜Z言,就連人口占絕對優(yōu)勢的印度人最后也采用了這種語言。
但在其他方面,毛里求斯的“印度風”還是非常顯著的。比如,印度教的主要節(jié)日“濕婆節(jié)”是國定假日。而其開國元勛西沃薩吉爾·拉姆古蘭(Seewoosagur Ramgoolam,1900-1985)也是印度裔,其父親是在1896年乘坐“印度斯坦”號輪船抵達毛里求斯的。而拉姆古蘭的葬禮也是以印度教儀式舉行的。1992年,毛里求斯華佗鎖精丸是速效的嗎改行共和(此前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首任本土產(chǎn)生的總統(tǒng)卡薩姆·烏提姆(Cassam Uteem)的祖先也是從印度北方邦移民而來的。
近水樓臺東南亞
至于地理接近的東南亞也是印度向外移民的又一個主要聚集地,今天在東南亞的每一個國家都可以找到印度人的身影。需要說明的是,古代東南亞雖然與印度在文化、宗教上有密切聯(lián)系,以至于一些西方學(xué)者把除今天越南北部地區(qū)以外的東南亞其他地區(qū)的早期國家都叫“印度化國家”,但那時候的印度移民,數(shù)量早已無從得知,而且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也早已與本地居民融為一體了。因此,今天我們見到的東南亞地區(qū)的那些印度人及其后裔,是在近現(xiàn)代才從印度次大陸大規(guī)模移民到當?shù)氐摹?/p>
其中,緬甸與印度接壤,自然首當其沖。經(jīng)過三次英緬戰(zhàn)爭之后,1886年,英國正式吞并緬甸,將其作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這樣一種行政上的聯(lián)系自然為印度人移居緬甸大開方便之門。這些印度移民幾乎復(fù)制了在南亞次大陸的職業(yè)版圖:高級種姓的婆羅門充當殖民政府機構(gòu)的文職人員;拉其普特人和錫克人(屬于剎帝利種姓)從軍或者充當警察、看守;來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切提人和泰盧固切提人以及來自印度北部的馬爾里人和巴薩人從事銀行和商業(yè)活動;泰米爾和泰盧固的低級種姓則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
其結(jié)果就是,緬甸一度成為印度移民最多的國家之一,高峰時期的1931年超過100萬人。當時光是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就有多達21萬印度人,占全市人口的53%。有人斷言:“戰(zhàn)前在仰光如果一個人不會說印度斯坦語,就無法生活!边@種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眾多印度人的存在使仰光在二戰(zhàn)之前被看作“是印度人的城市”,而他們普遍使用的印度語言直到20世紀50年代還是仰光商人中的通行語言。
另外一些專門放高利貸的切提人又乘機把緬甸南部很多最好的稻田控制起來(1936年占25%),而緬甸人則淪為佃農(nóng)。只不過, 隨著緬甸的獨立,印度人失去了往日風光。如今在緬甸的政治、經(jīng)濟版圖上,印度人的地位已微不足道,只留下一個“羅興亞人”問題讓緬甸與孟加拉國政府頭疼不已……
印度勞工于1860年開始進入馬來亞,主要在甘蔗和咖啡種植園工作。而這一時期移居新加坡的印度人里有一些人充當信貸商和文職人員,但大多數(shù)則在碼頭當苦力。1921年,馬來亞和新加坡的印度人已達47.2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移民馬來亞的印度移民中,因地利之便,南印度出身華佗鎖精丸有副作用嗎者占了絕大多數(shù)。而其中又以泰米爾(淡米爾)人獨占鰲頭。1921年,南印度人占馬來亞印度人口總數(shù)的94%,而其中87%是泰米爾人。今天,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中只有泰米爾語而無印地語,就是這個原因。
如今,印度人已成為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盡管其人口分別不足兩地總?cè)丝诘?0%,但在政治舞臺上頗為活躍。馬來西亞有一個印度人國大黨,在歷次選舉中以印度裔代表的面貌出現(xiàn)。更有趣的是,馬來西亞前首相,至今尚未淡出政界的馬哈蒂爾(1925- )雖然一貫被看作馬來人的利益代言人,但論起血統(tǒng),他其實也是印度人后裔。他的父系擁有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血統(tǒng),19世紀才來到馬來亞定居。
至于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新加坡,政壇也不乏印度裔的身影。李光耀的親密伙伴、被視為新加坡國父之一、南洋理工大學(xué)的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xué)院以其命名的拉惹勒南(1915-2006)就是泰米爾人。當然,嚴格說起來,他的祖先來自斯里蘭卡而非南亞次大陸,倒也算不上嚴格意義的“印度裔”。不過,新加坡第三任總統(tǒng)蒂凡那(Chengara Veetil Devan Nair,1923-2005)的祖源卻是明白無誤的喀拉拉邦,算是確定無疑的“印度裔”了。
據(jù)說,現(xiàn)今的海外印度人已是世界第三大移民群體,其人數(shù)僅次于英國人后裔和海外華人。印度海外印度人事務(wù)部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印度的海外人口超過了3123萬,分布于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耐人尋味的是,海外印度裔得以出將入相的地區(qū),無一例外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無論有心或是無意,正是倫敦當局打開了印度人向整個“日不落帝國”流動的閘門。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今海外印度裔在倫敦入閣拜相,倒也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jié)果。
上一篇: 風濕關(guān)節(jié)腫大要怎么治療
下一篇: 華佗鎖精丸:女士避孕套使用方法